{{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iRocks 艾芮克 K59M 分離式人體工學機械鍵盤(送滑鼠)

iRocks 艾芮克 K59M 分離式人體工學機械鍵盤(送滑鼠)

NT$6,990
NT$5,88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 title.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variationName[$index] | translateModel}}
數量

以優惠價加購商品 (最多 {{ addItemQuantity }} 件)

【加購】iRocks T07 人體工學椅(市價 $9390,顏色請填寫於訂單備註)
優惠價 NT$8,490

【加購】iRocks M36 Pure 輕量化電競滑鼠(市價 $1290)
優惠價 NT$1,090

iRocks M40E RGB 超輕量光學遊戲滑鼠(市價 $1290)
優惠價 NT$1,090

【加購】iRocks C45E 發光護腕滑鼠墊(市價 $690)
優惠價 NT$550

【加購】抒壓腳踏凳(原價 $480)
優惠價 NT$432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 LINE Pay
  • 信用卡(支援 VISA, JCB, MasterCard, UnionPay)
  • 網路 ATM(需外接讀卡機)
  • 取得ATM虛擬帳號(至ATM或網銀繳費)
  • 取得代碼至超商付款
  • 退款-LINE Pay
  • 退款-信用卡退款
  • 退款-銀行轉帳/ATM
  • 【推薦使用】宅配到府

商品描述

iRocks 艾芮克電腦鐵三角大優惠,除舊佈新好機會



現在買 iRocks 超強人體工學機械式鍵盤 K59M,就送市價 1090 元的 M28R 靜音光學滑鼠!



採用 2.4 GHz 無線傳輸技術,傳輸距離可到 10 公尺。人體工學設計,舒適的握持。而這款滑鼠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靜音設計,你將會發現在按左右鍵的時候,聲音很明顯比其他一般滑鼠來得小聲。像我有時候在夜深人靜工作或是看個什麼影片時,使用鍵盤滑鼠就不希望產生太大的聲響吵到別人,這個時候,M28R 就是極好的滑鼠選擇。

最高 DPI 達 2400,個人在電腦作業時,主要是使用兩款 24 吋 LCD,2400 dpi 足以使用(當然也可以往更小 DPI 數調整),操作很有彈性。

附帶一提,這個產品有四向滾輪設計,除了一般的主滾輪是上下向之外,側面的滾輪可以左右向。以我來說,最常使用於 Google 試算表與 Excel 文件。


讓你看到新世界大門的艾芮克人體工學鍵盤 K59M



肥編幾年前曾接觸過大廠對於人體工學鍵盤的開發,近來這段時間也有被知名鍵盤代工廠受訪幾次並實測幾次人體工學鍵盤,因此對於人體工學鍵盤還有一些概念。這類產品對於手腕與前臂的調整最為直接,在同樣長時間使用電腦情況之下,盡量減少對身體的壓力,進而也讓你的肩膀也輕鬆一些。之前看到艾芮克 K59M 人體工學鍵盤,個人很感興趣,因此也與廠商要來樣品實際使用。

使用之後從綜合的角度來看,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家。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奇怪,羅技、微軟大廠出的人體工學鍵盤,價位也才兩、三千元。為何艾芮克這把單價這麼高。對於鍵盤了解的朋友大概不用什麼解釋,但對於鍵盤沒有概念的朋友來說,機械式鍵盤以及薄膜式鍵盤從原理來說就有巨大的差異,手感以及鍵盤使用壽命也有所不同。人體工學鍵盤的選擇已經是不多了,而人體工學鍵盤又要在其中選擇機械式的話,那就更少了。

舒適使用其實有不同面向的意涵



人體工學鍵盤,相信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程度的概念。不過,即使不是使用人體工學鍵盤的朋友,也可以考慮使用他。廠商開發人體工學鍵盤,主要的著眼點是為了健康角度,但真的有特別使用或著墨於鍵盤的使用者,在沒有健康問題下,使用鍵盤最主要是為了一個爽字 XDDDD。

爽這部分在產品說明頁會有著墨,但其實這不太應該強調的 XDDDD。因為爽爽用這個概念很廣,同樣是叫舒適使用。正面表述是能夠以身體最自然不勉強的姿勢來使用,比較是廠商所要訴求的。但另一面表述就是用自己最喜愛的姿勢來使用鍵盤。某個層面上很像沙發馬鈴薯這種概念,但像我們這種的,什麼事情都是在電腦前完成,而不是在電視與沙發前。

分離式但採取標準鍵盤鍵位設計

比起一、二十年前,現在人體工學鍵盤的選擇更多了。就不要講那時候想要找人體工學的機械式鍵盤有多困難有多貴了,選擇不多就算了,破萬是基本的,而且就功能上而言,還沒法自定義按位。現在艾芮克這把,除了硬體架構有設計之外,軸也有三種選擇,重點是按鍵也可以自定義,又有兩年保固,就人體工學鍵盤各方面來說,不敢說最好的,但各方面都能夠滿足到一定程度。



人體工學鍵盤的設計百百種,分類的話,看你的角度怎麼分。如果是以分離與否來看的話,大概可以分成:一、沒有分離但鍵位大致保持標準設計;二、沒有分離但鍵位異動多;三、有分離但鍵位大致保持標準設計;四、有分離但鍵位異動多。

附帶一提,這裡所提的分離是指鍵體有實際分開的狀況,不單純指鍵位的分離,因人體工學鍵盤的設計,除了極少數的設計,幾乎都會走鍵位分離的路線。

就肥編的情況來說,若是常使用的情形下,通常會選擇第三種,也就是有分離,但大部分鍵位保持標準的設計。選擇第三種,不是說第三種比較好,而是肥編的情形會比較有機會選擇第三種。

像第一種設計沒有分離的話,大概可以預期廠商會希望你的使用形式不要脫離他們預想太多。不過聽過廠商的分享,消費者千奇百怪,脫離預想的消費者其實也有不少,使用意義上的各種奇葩都有的 XDDD。我這種人使用電腦的時間這麼長,怎嚜可能不想脫離廠商的預想呢,科科。

至於第二種與第四種,這類通常廠商都有更進一步考量,考慮到我本身會使用多把鍵盤,鍵位設計的異動落差過大的話,會有再回頭使用的適應性問題。

如果只是要適應新的鍵盤,鍵位異動不管再大,只要有道理的話,適應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反覆特殊鍵位與標準鍵位之間都要持續適應,那就比較累一點了。

所以通常在使用自由以及適應性之間要取得一定的平衡,我會選擇第三種。

至於問我其他三種會不會考慮購買?人有時候就是手賤,明知道會比較少用,但如果產品設計深得人心的時候,還是會買來玩玩的 XDDD。




而艾芮克這把鍵盤,他還有一個很不錯的特色,就是磁吸式設計。以廠商設計角度而言,主要是考量到每個人的肩寬不同,手擺放變化也不同,採用這種磁吸式設計,能夠適用於任何人肩寬,盡可能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腕部不適,保護雙手。

不過對我來說,這樣的設計是可以變成像是第一類設計,沒有分離鍵體的情況下使用,磁吸算是一個不錯的軟性限制。

分離式鍵盤要的就是能夠自由放置鍵體以搭配手勢,但反過來說,有時候會不想要太自由,就是要把鍵體固定住,總不是再買一把第一類的設計放著交換使用吧(雖然可能有些玩家是XD)。而艾芮克這把鍵盤有磁吸設計,在正常使用下可以有效固定住鍵體,不會打一打鍵體就有點移位這樣。但用一用想要馬上分離又超容易,如果你的電腦使用時間跟我一樣長的話,大概會知道這段我在講什麼。

能夠自定義鍵位提升使用爽度



畫面上就是艾芮克能夠自定義鍵位與選擇旋鈕功能的軟體介面,對於一般人來說,初次使用上會覺得有點複雜。因為要有設定檔、TOP 層(直接按就輸出)與 FN 層(需搭配 FN 鍵才可以輸出)的概念。

雖然感覺上有點複雜,但只要看產品說明書後,試著定義使用一下,應該很快就會了,我只能說強烈建議玩玩看呀,自定義鍵位玩一玩後用了就回不去了。

可以自定義鍵位,這一點其實很重要。也許你會說:「我都使用標準鍵盤,幾乎從來沒有改過什麼鍵位,而且就算有鍵位不同,其實也可以很快適應。所以自定義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的確,大部分的人可能真的不太需要自定義鍵位,而且就算有的鍵位有部分不同,人們對於鍵位的適應其實也是很快的,就算有鍵盤的某些鍵位不太一樣,也不是真的太需要自定義來改正。

在大部分情形下,自定義的確不重要,這點可以認同。但如果你是重度長時間使用者,你就會知道自定義鍵位的妙處了。

你可能這一輩子都用不到自定義按鍵,自定義鍵位也不會提升你的健康,但我得說,自定義鍵位可以提升你的使用爽度,讓你看到新的世界。底下會從幾個面向來簡單聊一聊。

以兩個空白鍵為例來講自定義



我們常說用 10 隻手指頭來打字,大部分的實際狀況其實是 9 個,其中一手的大拇指不太會運作,放著好看的成份居多。一般的鍵盤或是沒有設計分離式的人體工學鍵盤,空白鍵往往是一個,這沒有問題。而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由於鍵體分隔兩邊,無法設計只在一邊做空白鍵,不僅僅是兩邊平均的關係,也是因為有的人是用左手按空白鍵,有的人是用右手按空白鍵。

所以這個時候,兩邊的空白鍵是不是就有一個不會用到?當然,個人也是相信有人會訓練自己習慣用兩個拇指來輪流按空白鍵(因為我自己也有嘗試 XD),但將會發現這是很困難的事情,大部分的狀況下,還是回歸習慣用的拇指來按。

在正常情形下,兩邊的功能都是空白鍵,但要知道,空白鍵可是距離打字的手最近,按鍵超級大,如果兩邊就只是當作空白鍵,那是不是很可惜呢?多設定一個不同機能的鍵位,就從這裡開始。




以我來說,就是設定 BS 鍵(藍框內的橘色按鍵),心情好的時候用小指按上面的預設值,心情不好的時候,用大拇指來按BS鍵(後來發現,好像心情不好的機會比較高,很習慣用另一手的大拇指來切 BS 鍵了)。一手搭配空白鍵,一手搭配BS鍵,實在是絕配好用呀。

兩個空白鍵將其中一個空白鍵設為其他鍵位機能,有沒有必要?其實沒有必要。會不會更健康?其實也不會,但使用效率或爽度增加,這就很值得了。

從 Del 鍵角度來討論自定義按鍵



艾芮克所設計的 Delete 鍵位置,就個人來說並不是很喜歡(科科,好像講得太白了 XDDD)。而且相信艾芮克出廠之前,也一定討論過這個按鍵要放哪,也相信廠商內也不是每個人都認同這樣放,應該是大多數認同或是有找到什麼數據或論述之類的參考,才這樣放。

同樣的,對這把鍵盤有興趣的朋友們,看DEL鍵的位置應該也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認同現在位置設計的人當然有,但想放在最右上方的人也有(我就是 XD),想放在 BS 鍵右邊的人不用說,自然也會有。大概從最右上方、中間到現在的位置,在做 Del 鍵的預設上,這三個的位置應該是最高的可能(應該也會有人想要放鍵盤左半邊啦,但出廠預設上不太可能這樣做,風險過高了)。

這個狀況也正常,人的意見千百種,能夠統一才有鬼。不過大概可以理解廠商為何設計在那邊。因為 Del 鍵是常用按鍵,廠商應該不想讓這個按鍵離手指太遠,就放在這邊,也剛好可以隔開 Hom、End 與 PgUp、PgDn 這兩組按鍵,就折衷後的結果來說,這樣設計是不錯的。

只是我就不喜歡而已 XDDDDD。

能夠自定義按鍵,這樣的問題其實就解決了。廠商設計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設定在想要的位置。話說回來,你們可能認為,既然可以自定義了,我會改設定在自己最喜歡的右上角處。




答案是沒有 XDDD,我依原設定 Del 鍵的位置不變,自己另外在 FN 層增加三個 Del 鍵(可以參考上面的藍框)。對,我就任性,不滿意廠商的但還是要用廠商的想法,然後自己另外增加三個我可能會使用的位置。

這就是可自定義鍵位的好處,你要增加到 5 個都沒問題 XDDDD。

很明顯就是要給你自定義用的按鍵



廠商在設計這把鍵盤時,特別在左邊設計了一排按鍵。將「全選、複製、貼上、剪下」這幾個快速鍵,放在上面,變成單獨一個按鍵就可以實施的功能。一開始搞不太清楚幹嘛這樣搞,雖然大概知道是因為這幾個快速鍵最常用,又剛好四個,就放上來了,但不做好像也沒差吧。另外,真的要做的話,我還是覺得選擇其他的快速鍵更理想,像多媒體按鍵或是一些工作上常用的特殊快速鍵之類的。




尤其廠商還特別在 F1 至 F5 有設計多媒體 FN 複合鍵,而且很神奇的是,這是唯一的一組(還有兩個 ScrLk、Insert 兩個也是 FN 複合鍵,但這個標準鍵盤有,沒辦法省略,狀況不同)。為何不把這唯一的一組放到左邊去,是有點想不到原因(也許是因為剛好五個就塞不下?XD)。



不過廠商有特別附送 M1、M2、M3、M4 四顆鍵帽,後來想一想其實可以顛倒過來看,廠商大概本來就是要做自定義按鍵,但如果用 M1、M2、M3、M4 的話,對於一般使用者不是很有親和力,而且有的使用者沒打算裝軟體。猜測上廠商乾脆就把最常用的四個放上去,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易於理解,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四個按鍵是幹嘛的;對於進階玩家來說,他本來就知道那是拿來自定義用的,廠商要用什麼功能對他沒差,反正都會換掉。

換句話說,其實這是廠商用來示範自定義按鍵的做法而弄出來這樣的機能,不然其實不用附這四個按鍵也沒有差別。

好,既然知道了是自定義,FN 又在下方,所以上方四個按鍵,TOP 層加上 FN 層,總共可以設定 8 個按鍵,這對特殊習慣的使用者來說,是很好使用的八個鍵位。

再從爽爽用角度來討論自定義按鍵,以長時間瀏覽網路小說為例

爽爽用其實有多面向意涵,總之不管面向有多少,這一段所講的都不是健康地使用鍵盤,我就不講爽爽用的時候,使用鍵盤的姿勢是多麼奇怪,多麼地不正確了,科科。

爽爽用在 Del 鍵上算是有講到一些了,標準鍵盤上,只會有一個Del鍵,我爽的話,增加到三、五個不在話下。但……這才是爽爽用初階而已。如果只是到這種程度的話,買人體工學鍵盤就太大材小用了。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設定相同機能的複數按鍵是為了讓你工作效率增加,更有效率使用鍵盤。使用鍵盤更有效率是沒錯,但誰說是為了工作……。這一段要講的剛好是與廠商預設的使用族群相反。所針對說明的是身體健康沒在怕出狀況的,使用鍵盤的重點是在於爽度。而自定義機能為基礎,使用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能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是的,如果你會用奇怪的姿勢與擺放方法來使用鍵盤,那這把鍵盤就很適合你。




因為分離式鍵體的鍵體特殊,可以分開然後半邊很好移動位置,還有一般鍵盤不會有的兩段式後支撐架設計,若再加上可自定義鍵位,就提供了極其開闊的奇怪使用法可能性。

因為奇怪的用法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快速鍵的設定以及情境使用上都自然會有不同,在這邊只示範一種情形給各位參考。自定義鍵位結合人體工學鍵盤,是可以產生多麼巨大的威力。

所謂的長時間是多長

什麼是長時間瀏覽網路小說,如果不是常看浪漫小說、玄幻小說一類的人(小說種類爆炸多,在這邊只是舉例,意思有到就好 XD),可能很難理解長時間這件事,不要認為一、兩個小時叫長時間,沈迷的人一天看到 5 小時也不是少見的事,如果是沒什麼事幹的,看一整天超過 10 小時也不用太意外。現在還有手機,一天看的時間再往上推進都還有可能。

即便你用電腦的時間不長,也可以想像得到,一天單一用途使用時間這麼長,怎麼可能會用正常的姿勢來看小說,身體在這過程當中,一定會不斷變換的,而且搞不好中途還會打瞌睡,小睡一陣子(這我好像還滿常出現的 XD),吃個甜不辣、鹽酥雞是一定要的。

在高達可能破 10 小時的瀏覽網路小說時間,絕對不可能從頭到尾都用滑鼠滾輪和游標來看,這一定會死人的,喔不,一定會死手的。所以鍵盤用的快速鍵就相當重要,而且鍵盤的重要性遠高於滑鼠。

多個快速鍵輪換使用



正常的長小說瀏覽,會用空白鍵以及 PgDn 兩個按鍵來看小說。這兩個按鍵功能意義與滾輪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往下瀏覽網頁。然後到網頁底部。然後要看下一章的時候,一般的做法就是用滑鼠或是用右鍵來看下一章。若再簡化一點,空白鍵與右鍵就是最為關鍵的兩個按鍵,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按鍵。

但問題是看小說不是只看 30 分鐘而已,而是極長時間觀看,並且是極快速閱讀的狀態。如果是 FB 那種慢慢瀏覽的話,可能長時間使用滑鼠來操作還算是 OK(不過現在可能手機居多了),但閱讀小說是非常快的,用滑鼠滾輪是非常不耐煩的。而空白鍵與右鍵就算再常用,就算再好用,同樣也是會累的,你會很想切換到其他按鍵來交換繼續使用。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 K59M的 優勢了,他的 PgDn 與右鍵是放在一起的,雖然下一頁這個按鍵小,但因為與右鍵就在隔壁,所以這姿勢的改換很 OK。與一般標準相比,簡直舒爽多了。

也因為看的時間久了,用一手來看也會覺得累呀。這個時候,又會發現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的好處了,空白鍵有兩個。右手可以用來看,其實左手也可以呀。




這個時候,艾芮克左邊的四個快速鍵可以用來幹嘛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呢?右鍵是不是就可以設在 FN 上面呢。

當使用這把鍵盤時,我瀏覽長小說可以做到真正的左右開弓,這才是舒爽的真正關鍵哪。

所以說自定義按鍵不是只有電競才會用得到,連最基本的瀏覽需求都可以用得到。

長時間使用遇到的狀況還會有這個!

如果你的一天有超過 10 小時在電腦桌前面,必然遇到吃東西的問題。使用習慣良好的人,當然是把鍵盤移開,然後在桌面上吃東西。但肥編剛好就是使用習慣不好的人,自然是邊用邊吃東西,怎麼可能會浪費吃飯的時間而不看小說呢?而且一天三餐再加零食、宵夜,不會只有遇到一次的。



這個時候可分離式的人體工學鍵盤比不可分離式鍵盤來說,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因為可以切開,所以要放吃的就很容易。



吃的種類很多,當然不會只有一種。目前線的長度,在實際使用下,只有剛好能夠放碗公。飲食的種類,如果是多樣小碗的話,沒有問題。如果是大碗的話,使用上就要小心一點。



當然啦,在這邊要做一個提醒,不要傻傻就單純吃喝而已,請記得要蓋上毛巾,哪有人吃燒餅不掉芝蔴的,鍵盤被吃的喝的噴到就哭死了。如果鍵盤是合在一起狀態,毛巾比較好處理。但不管是分開還是合在一起,我都會留一點空隙,方便使用空白鍵、右鍵以及旋鈕(垂直滾動),反正都在鍵盤的最下緣,盲按也做得到。

多工與手遊



你以為長時間看小說就只有看小說嗎?怎麼可能……,一定會做許多事情的。包括工作做一些,追劇看影片,甚至還會利用時間來玩手遊。這個時候 K59M 的後支撐腳架就非常好用了,你以為後支撐腳架是為了讓手更自然放在鍵盤上嗎?答案沒有錯,但怎麼可能只有這樣,它還可以提供類似於手機架的功能,讓打手遊的角度會舒服些。這就是一般標準鍵盤無法與人體工學相比的地方,科科。



此外,你以為後支撐腳架只有拿來做手機架使用嗎?那就太小看奇怪姿勢使用者了,有時候我還會把大拇指勾在下面,用其他手指來按空白鍵。所以你就會知道長時間使用的時候,姿勢上會發生多少詭異的事 XDDDD。



不過還是要回頭說一下,後支撐腳架設計的常態用法,以免被誤會……。主要是如上圖。是讓你調整手托位置以符合手臂、手腕放置。拿來當手機架或是握住手托,都不是廠商希望消費者使用的方式 XDDD。

我一定要寫警語,免得有人誤會爽爽用才是正常用法……。基本上就算你的姿勢再正確,長時間數小時使用鍵盤就很不健康了,經年累月下來是很可怕的。就不要說用奇怪姿勢或擺放法來使用鍵盤,對你身體的傷害雖然短期看不出來,但累積下來是很可觀的!(雖然我知道寫了應該是沒用,你又不是買了這個鍵盤才不注重健康的 XDDD)。

看到這裡,應該可以了解所提自定義鍵位的概念,不是必要,沒有它沒差,但有了它使用上會很不一樣,爽度是不同的,若再加上人體工學鍵盤,就會看到另一個世界了。

那數字鍵盤呢?

不少人用鍵盤都會選帶有數字鍵區的鍵盤,這點對於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來說,個人認為不是必要的。因為有做的話,一樣也是分離式的。也就是說,數字區鍵盤一定是單獨的,如果這樣的話,那跟你單獨買數字鍵盤就不會差太多。而且單獨另外買數字區鍵盤的選擇很多,你可以選一般標準的,也可以選有更多功能或按鍵的,彈性反而比較大。

當然啦,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如果有數字鍵區的話,照理應該也會有手托與後支撐腳架,整體比較一致,但售價上就……




說一個與人體工學鍵盤無關的題外話。若單獨使用數字鍵盤,有時候會發現以前不會注意的事。N 年 N 年 N 年以前我主要是標準鍵盤,後來改用 60% 與 75% 較小的鍵盤,隨著幾年過去了,我的數字鍵盤超級髒,這個時候我才體悟到數字鍵區實在太少用了(看看上圖髒的樣子,就知道有多久沒使用了),雖然沒有數字鍵區打數字的速度會很慢,但實在不常打。所以我後來鍵盤使用就主要以小鍵盤為主,輪著使用當然也會輪到標準鍵盤,但重心上小鍵盤會多很多。

真正回想起來,數字鍵盤我用得最多的地方不是小算盤,而是古早遊戲的模擬器,想不到吧 XDDDD。因為玩 RPG 遊戲練功時間很漫長,會用到 + 與 - 功能來調整速度快慢(印象中最快好像 10 倍速吧,已經忘了),但他只能用數字鍵區的 + 與 - 按鍵來調整,打字區雖然也有這兩個按鍵,但就沒辦法調整。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你很常用數字鍵區鍵盤的話,另外選單獨數字鍵盤是必然要做的。

畫龍點晴的旋鈕



K59M 的旋鈕,是設計在中間,然後分離時會在左半邊(這很合理,因為分離若中間不接線的話,右半邊沒線自然就沒有電,無法使用,但這個時候左半邊還是可以用的,所以旋鈕在分離的時候,切在左邊可以理解)。

旋鈕的功能共可分為:音量、亮度、重直滾動、任務切換器(工作頁面,相當於Tab + alt 快速鍵功能)四種。可以用「FN + 旋鈕按下去」來切換. 。由於旋鈕有四種功能,所以這旋鈕非常實用,在不同場合使用可以切換相應的機能來用。




詳細的用法可以參考上圖。也提醒一下,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發現會出現某個特殊需求,相信買回去的朋友可能也會有這個需求。那就是旋鈕的燈光要怎麼關上?他的軟體可以設顏色,但沒有關上選項。

因為關上的選項,是以硬體快速切換形式來處理的,上圖就有提到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用 FN + 左上角燈光圖示按鈕,鍵位背光與旋鈕發光是同步開或是同步關。

但應該會有人因為旋鈕的光太顯眼而想要單獨關掉,僅保留鍵位背光。簡單來說,就是希望鍵位背光和旋鈕發光這兩個可以不同步設定。這個時候可以用FN + Q來處理,就可以只單獨針對旋鈕來處理。




其實還有第三種非正規的方法,只要在你想要用的旋鈕功能在顏色設定上選擇黑色(上圖藍框處),也可以讓旋鈕不發光。

採用 Cherry MX 軸體



Cherry MX 軸體應該不用多說了吧。總共有三種軸體選項,看你習慣用哪一種。

還有……



產品是接線分離,所以你可以將一條線接在電腦或筆電上,隨時可以將鍵盤拔下來。另外,鍵盤還有額外多設計一個 USB 埠,你可以另外接數字鍵盤或是滑鼠來使用。



至於手托,除了原本的塑膠手托之外,還可以再加裝軟墊上去,會比較舒服。不過就我來說,因為使用習慣的問題,就不一定會選加裝軟墊上去這樣的做法,清潔也比較容易。要不要更舒適使用,就看你自己的決斷。我的建議是可以先使用個兩、三個星期,再決定要不要加裝上去。

你適合用人體工學鍵盤嗎?



底下列出幾項問題,來協助你判斷要不要用人體工學鍵盤。

一、你的手、肩頸有狀況或是很怕出狀況

這個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人體工學鍵盤該好好選一選了。基本上各家廠商所推出的人體工學鍵盤,最主要的 TA 就是身體有出狀況的。

二、極長時間的在電腦前使用鍵盤

這一點要特別說明一下,這TA雖然也是廠商所主要針對的,鍵盤使用時間長,姿勢自然要盡量自然不勉強。但就我來看,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才是最重要的。人體工學能幫忙的只是姿勢上的調整,但極長時間使用鍵盤本身對使用的身體就不是好事。

三、會用奇怪的姿勢與擺放方法來使用鍵盤

肥編在前面已經講了一些,在這裡就不要講太多,基本上這種使用法不太是廠商樂見的 XDDDD。但我只能說,如果你就是這麼不健康地使用鍵盤,人體工學鍵盤可以讓你看到新的開拓可能性。

我一定要再次強調,這不是健康的用法,千萬不要這樣用鍵盤,但你要像我這樣用……就用吧 XDDD。

四、對於肥編所用的自定義按鍵機能的設定有很多意見

意見這麼多你不用人體工學鍵盤那就太可惜了,表示你就是人體工學鍵盤很好的使用者。會對自定義鍵位有想法,就是要讓自己使用鍵盤效率增加,這種鍵位設定類型通常都很個人的,用人體工學鍵盤是很不錯的。

五、你有 10 把以上機械式鍵盤

如果你有這麼多把機械式鍵盤,然後跟我說你沒有人體工學鍵盤,這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

保固 2 年的艾芮克人體工學鍵盤產品規格



這把人體工學鍵盤,不僅僅只有人體工學,還有足夠的機能,可以打造自己最適用的配置。更重要的是還有少見的 2 年保固。

  • 產品名稱:RGB 背光分離式機械鍵盤
  • 產品名稱:IRK59M
  • 介面:USB
  • 按鍵數:89 鍵
  • 含 M1-M4 備用鍵帽一組
  • 開關形式:Cherry 機械開關
  • 按鍵行程:4.0 ± 0.5 mm
  • 全區防鬼鍵設計(NKRO)
  • USB 2.0 Hub port X 1
  • 電壓/電流:DC 5V / 500 mA Max.
  • 產品重量:約 1.4 公斤
  • USB-C 主線長:約 180 公分
  • USB-C 連接線長:約 23 公分
  • 產品尺寸:409 (L) X 251 (W) X 50 (H) mm
  • 製造產地:中國大陸
  • 系統需求:Windows® 7、Windows® 8.1、Windows® 10、Windows® 11
  • USB 傳輸埠
  • 保固期:2 年

產品加購:艾芮克 T07 人體工學椅



T07 的價位要 9 千多,我們特別弄一個加購價不用 8 千 5,不趁這個時候買 T07,要趁什麼時候買呢?與鍵盤組成人體工學雙雄。鍵盤用累了讓雙手放在人體工學椅上,頭靠一下頭枕,好好休息一下,再繼續上路(當然,休息的時候躺在床上是比躺在椅子上好啦)。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